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中允工部尚书清河张公神道碑铭 唐 · 李俭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八
天垂四序。
所以表成岁之功。
地别九州。
所以分代天之治。
寒燠之运行叶度。
河岳之感应有期。
是故体五常而承五福。
赞九德而著九功。
盛业克著于旂常。
佳名攸传于竹帛。
素行蕴蓄于至德。
积庆必贻于后昆。
传曰。
名德若不当代。
其后必有达人。
富哉言乎。
有唐赠工部尚书张公。
孕灵有道之邦。
怀抱纵横之略。
宏图推于一德。
奇表出于万人。
操笔运六体之工。
弯弧倍六钧之力。
轻财扶义。
急病攘夷。
然诺信于友朋。
赒给行于州里。
不以一隅自束。
不以一节自恃。
情怀久约。
常从结驷之游。
座列嘉宾。
遍受脱骖之惠。
视公家之禄。
于我如浮云。
顾金玉之藏。
比之于纤芥。
居如列土。
誉若置邮。
语默顺时。
浮沉乐道。
僶俛从事
逍遥不羁。
尝仕本州。
历居右职。
贞元初
敕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中允
四年。
薨于昌平县之官舍。
春秋七十有五。
旋窆于文安县之西北安乐乡原。
夫人扶风郡太夫人鲁氏。
左厢兵马使太子詹事福之女。
行符箴颂。
礼具蘩。
后公二十二年而没。
至是祔焉。
礼也。
公讳仁宪。
字仁宪
其先清河人
五世相韩。
文成见称于汉代
台辅晋。
壮武克大于当时。
昭彰四表。
厌饫八极。
祖讳烈。
瀛州刺史
封清河伯
遂家于燕。
王父讳佐明
宣威将军幽州游徼右果毅都尉
烈考讳元皎
宣节校尉幽州润德府折冲都尉
奕世载德。
克广前修。
辉华阀阅之门。
错综崆峒之秀。
元子讳神寂
无禄早世。
嗣子讳光朝
冠军大将军左威卫大将军检校国子祭酒兵部尚书
训禀义方。
才推命世。
学该典礼。
识洞机符。
倜傥不偫。
洞达无挠。
出则摧敌锋。
居则筦韬钤。
珠履尝馆于三千。
铁衣时驻于十万。
勋铭彝器。
誉冠缙绅。
银黄坐致。
琴筑自娱。
膺福履以乐天
坦襟怀以卒岁。
积庆垂范。
高朗令终。
诞生元臣。
为国巨镇。
兵部嗣子仲武
幽州龙节度副大使节度使两蕃经略卢龙军兼充招抚回鹘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兰陵郡食邑三千户。
星辰降祚而秉政清熙。
帝图立言而金玉王度
严干戈以卫社稷。
推彖象以究天文。
侧席求贤。
劳心致理。
历阶清级。
夙奉鸿私。
洎受钺专征。
登庸任相。
和羹鼎鼐。
图治六卿之先。
为国干桢。
论道三台之列。
破獯鬻之众。
帐盈七千。
拓鲜卑之疆。
地开千里。
七狄稽颡。
百蛮投诚。
张国四维。
承天八柱。
实生灵之藻镜
为明主之腹心。
由是赏受二帅。
职承阃外之专。
泽被壹宗。
□受专城之寄。
伯氏讳仲斌
蓟州刺史静塞军营田团练等使兼侍御史
季讳仲至。
涿州刺史永泰军营田团练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光禄大夫
姒续家宝。
蝉联国桢。
黄霸为列郡之雄。
关羽乃万人之敌。
相国有子曰直方
国子祭酒御史中丞
蓟州有子长曰得辅。
国子祭酒侍御史
次曰得平。
监察御史审州司马
敬铉幽都主簿
敬殷。
幽州参军
洎长房有子曰沛。
早亡。
琇。
监察御史
有孙曰惠连
殿中侍御史
皆圭璋特达。
冠盖相望。
丹青克绍于形容。
联芳于英蒂。
所谓勋业卓冠。
儒史名家。
穆然清风。
高视偫品。
相国以逮事逾远。
聿修渐遥。
既行。
贞珉未勒。
景行安仰。
思心罔宁。
是用伐石他山。
建碑立隧。
以俭居其家。
常窥旧史。
窃熟华宗
授简勒铭。
期于直笔。
盛德难名。
扣元关而常思堕泪。
謏闻强绎。
媲黄绢而徒愧受辛。
终惟恐惶。
敢载铭曰。
自泮元黄。
即垂载籍。
华宗上德。
奇谋异迹。
问道赤松
黄石
道著昭晰。
庆流辉赫。
当涂代汉。
典午承曹。
地分东西。
位列卑高。
为郎著节。
作宰操刀。
国储俊乂
代有英髦。
降及元魏
清河运偶。
为郡临燕。
卜居戴斗。
公卿窟宅。
德义泉薮。
史不绝书。
士无虚口。
惟唐八叶。
诞生尚书
文章轨范。
礼义权舆。
挥金满路。
载德盈车。
清风穆若。
善贾沽诸。
泳游道德。
蕴蓄儒史。
千钧。
名驰万里。
不享眉寿。
不登贵仕。
道迈前修。
庆流后嗣。
克生令子。
实曰时英。
魁梧器宇。
性格恢宏。
爵位隆重
度量襟灵。
业惟匡国。
学表过庭。
厥有孝孙。
作唐丞相
肃穆凤池。
峥嵘玉帐。
持衡任重。
仗节心壮。
龟鹤齐年。
山河比量。
藉藉偫从。
愔愔德音。
或台或阁。
如玉如金。
日星照地。
桃李垂阴。
雪霁昆阙。
花繁邓林。
晋勒景钟。
卫刊彝鼎。
金石既刻。
丹青重炳。
渤海王大彝震 唐 · 封敖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八
渤海王大彝震
王子大昌辉等自省表陈贺
并进奉事。
具悉。
卿代袭忠贞。
器资仁厚。
遵礼义而封部和乐。
持法度而渤海晏宁。
远慕华风。
聿修诚节。
梯航万里。
任土之贡献俱来。
夙夜一心。
朝天之礼义克备。
龙庭必会。
鳀域何遥。
言念嘉猷。
岂忘寤叹。
勉宏教义。
常奉恩荣。
今因王子大昌辉等回国。
赐卿官告及信物。
至宜领之。
副王长史平章事等各有赐物。
具如别录。
第二书 唐 · 封敖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八
契丹王鹘戍。某至。
省所进马事。具悉。
卿才雄沙漠。气劲燕山
忠良自禀于生知。毅勇岂资于时习。
礼备正朔。诚悬表章。
职责聿修。远致右牵之献。
威仪就列。常嘉左衽之风。
节及元正。庆均多福。
永遵令善。无替前劳。
相属之怀。寤兴为念。
今赐卿少物。至宜领之。
窦庠 唐 · 褚藏言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府君讳庠字冑卿
家世所传。载于首序府君初应进士
感于知己一言。遂从事商洛
授国子主簿。未几而罢。
吏部侍郎韩公出镇武昌。美公之才。
辟为节度副使。迁监察御史
俄而昌黎移镇京口。用为节度副使
殿中侍御史昌黎却入。
公至辇下。迁泽州刺史
秩满。时光禄卿范公由吴郡宛陵
奏公试太子中允侍御史。为团练副使
加章服。府罢。
除奏天县令。迁登州刺史
昌黎留守东都。又奏授公为汝州防禦判官
检校户部员外郎侍御史。后迁信州刺史
三载转婺州。亦既二载。
遘疾告终于东阳之官舍。享年六十有三。
公天授倜傥。气在物表。
一言而合。期于岁寒。
为五字诗。颇得其妙。
嗣子匡馀。疾没世。
次曰繇。晋州司法
次曰载。国子监直讲
皆克荷素风。聿修官业。
诗笔散落。编录未遑。
宗先太后谥议 唐 · 杜宣猷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五
议曰。
臣闻庆都诞尧。
唐风称盛。
涂山育启。
夏道克昌。
坤德既刑于邦家。
帝箓方传于悠久。
况母仪夙著。
壸教自高。
梦日昭其休祥。
伣天表其鸿庆。
晦耀未兆。
逢时乃彰。
殊荣不在于生前。
缛礼必行于身后。
详观国史。
逖听皇王。
步骤以来。
其道一贯。
伏惟太后应二仪而作合。
齐两曜而降祥。
派流弄印之荣。
道叶握图之圣。
柔明初进。
慈俭用光。
蘩遵助祭之仪。
弦綖展亲蚕之礼。
四德之姿始耀。
六宫之望攸归。
服浣濯而自修。
抑华侈而不御。
大行皇帝道资内助
礼冠中闱。
越辞辇之遵闻。
体降之盛则。
二何之族难并。
五鹿之庆方遥。
进贤才而益恭。
进封而夺志
子一人而不享其福。
母四海而不居其尊。
行成楷模。
言著箴诫。
名器尚虚于椒掖。
辉华俄缺于桂轮。
全德则崇。
备物犹爽。
海晏河清之日。
属宾天上汉之朝。
故剑轸皇情之深。
新阡赴丹禁之恸。
于是痛环佩之绝响。
感诗礼之无闻。
爰诏近臣。
俾咏明淑。
神笔添句。
用写悲情。
岂八字之能伦。
与三光而齐朗。
叹缠绵悽怆之痛。
陋抚存悼亡之词。
天文照临。
哀荣兼极。
其后必大。
倚伏有徵。
皇上继明之初。
遽思顾复。
遂发宫女。
副以内臣
恭告荐之诚。
度陵寝之制。
实遵近礼。
即兆为山。
改马鬣之形。
就鲋隅之式。
璇宫对立。
兰殿焕开。
想像如覆于玉衣。
肸蚃疑游于金屋。
上仙之日。
都人不簪于柰花
追荣之辰。
国风空赋于荇菜。
昔处虞嫔之列。
今当文毋之崇。
体内范而素深。
因子贵而昭庆
秦原松槚。
佳气久凝。
汉后袆褕。
盛礼俄及。
道光前古。
德冠后宫。
发睿感于赐衣。
轸孝思于遗镜。
遂扬翟黻之礼。
以慰昭灵之慈。
谨按易曰。
元者善之长。
谥法曰
宣慈惠和曰元。
又曰。
明德有功曰昭。
伏以先太后待年之初。
已标仁懿之则。
俪极之后。
益彰柔煦之风。
得不谓宣慈惠和乎。
辅佐昌期。
聿修阴教。
克生圣嗣。
光启中兴
得不谓明德有功乎。
请上尊谥曰元昭皇太后
谨议。
新修曲阜县文宣王 唐 · 贾防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八
皇帝御宇之十年。
岁在巳丑。
夫子三十九代孙鲁国公节镇汶阳之三载。
秋霜共凛。
冬日均和。
里闾无桴鼓之声。
耆艾有裤襦之咏。
道已清矣。
政已成矣。
于是瞻故乡以徘徊。
想庙貌而怊怅。
乃谓僚佐曰。
伊予圣祖。
实号儒宗。
英灵始谢于衰周。
德教方隆于大汉。
爰因旧宅。
是构灵祠。
粤自国朝。
屡加崇饰。
文榱绣桷。
虽留藻绘之功。
日往月来。
颇有倾摧之势。
故老动凄凉之思。
诸生兴嗟叹之音。
今忝镇东平
幸迩乡里。
虽无由展敬。
而敢忘修营。
既而飞章上陈。
请以私俸葺饰。
由是命工庀事。
饰旧加新。
浃旬之间。
其功乃就。
门连归德
先分数仞之形。
殿接灵光。
重见独存之状。
晬容穆若。
更表温恭。
列侍俨然。
如将请益。
丹楹对耸。
还疑梦奠之时。
素壁高标。
宛是藏书之后。
槐影疏而市晚。
杏枝暗而坛孤。
不假大夫
幽兰自满。
无烦太守
刺草全除。
稷门之旧业俄兴。
阙里之清风再起。
既可以传芳万古。
亦可以作范一时。
且开辟以来。
霸王之道。
言其德也。
莫踰于汤武。
语其功也。
无尚于桓文。
坟土未乾而邱陇已平。
子孙纵存而蒸尝悉绝。
夫子无尺寸之地。
微一旅之众。
修仁义者取为规矩。
强梁者莫不钦崇。
生有厄于栖迟。
殁居尊于南面。
而樵苏莫采。
庙貌长存。
道德相承。
簪裾不绝。
则夫子之道。
既可章于积善。
鲁公之德。
实无愧于聿修
防目睹灵踪。
躬寻盛绩。
仰圣姿而如在。
休烈而难名。
承命纪功。
让不获已。
刻诸贞石。
深愧菲才。
谨记。
授李筹卢龙军节度使制 晚唐 · 陆扆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七
门下。召奭旧邦。
燕昭故国。其地广而要。
其俗劲而雄。傥非英伟之才。
孰控临戎之任。询于执政
爰有良臣。具官李筹。
刜钟利器。搆厦宏材。
负颇牧之威名。蕴关张之节槩。
夙明军志。妙揣敌情。
训戎兼务于诗书。养士必加于觞豆。
日者咸推友悌。实倅元戎。
屡参必胜之谋。常赞在和之义。
洎专庶务。益洽偫情。
貔貅仰爱日之恩。疆场赖仁风之固。
是用宠其龙节。荣彼鸰原。
俾登韩信之坛。仍进王祥之秩。
尔其禀我王度。振乃家声。
信义以睦邻封。谨法令以威藩落。
武有备而不用。士使乐而不骄。
四者聿修。七德斯在。
服我明训。厥惟钦哉。
检校太保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卢龙军节度使。馀并如故。
创筑罗城 晚唐 · 王徽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三
皇帝改元之六年。
诸道盐铁转运兼镇海军节度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中书门下平章事燕国公高骈奏。
臣前理成都
大城
请纪其事。
上命翰林学士承旨王徽授其功状。
承诏。
再拜上言。
夫外户不闭。
虽前圣之格言。
设险以居。
乃有国之雄制。
用是则光昭振古。
势詟远夷。
不有高墉
曷称巨屏。
我之奥区。
粤惟井络。
繁阜昌炽。
标出宇内。
先是蜀城
既卑且隘。
象龟行之屈缩。
据武担之形胜。
里闬错杂。
邑屋阗委。
慢藏诲盗。
城而弗罗。
矧乎西束江山。
南控乌浒。
疆理澒洞。
旧贯因循。
日居月诸。
殆逾千祀。
汉魏以还。
英豪迭处。
至若公孙述之桀黠。
诸葛亮之经营。
曾不指顾留心。
乘机制禦。
斯盖天藏盛烈。
神贮嘉谟。
俾集元功。
式耀雄武。
自二纪以降。
边郡戒严。
有亏怀柔。
或阻琛赆。
虽负山川之险。
且乏金汤之固。
上顾相臣曰。
朕以不德。
化罔被于四夷。
惟是西南。
载罹俶扰。
深轸予衷。
将若之何。
丞相进曰。
陛下以睿哲照临。
臣辅理不能敷圣泽。
以怀异俗。
俾流毒于益人。
臣之罪也。
黄帝有版泉之役。
放勋兴丹浦之师。
周逐猃狁。
汉备匈奴
是知猾乱。
自古皆有。
其所以涤厉梗致时雍。
乃在进任忠贤。
驰驱英隽耳。
臣伏见今天平军节度使骈
威武公崇文之孙也。
威武元和中
刘辟以蜀叛。
宪祖殷忧。
择其所以代之者。
由是允膺圣奖。
能以部兵复梓州
统大军平玉垒。
大节大忠。
焕乎典册。
能不坠其业。
大其门。
既席勋烈之资。
克善匡扶之志。
材超卫霍。
气盖关张。
忠孝两全。
河山继誓。
聿修厥德。
自成名家。
驰誉石麟绰有美称。
其守天水
边尘不惊。
戎律既申。
将略克举。
俄而交趾沦陷。
有命遄征。
既复土疆。
遂锡鈇钺。
马援铜柱
杨仆楼船
步骤之间。
莫得伦比。
固以威张惠浃。
后劲中权。
五年于兹。
海波不动。
朝廷方期拔用。
不可久留。
爰命徵还。
弥增宠泽。
时属庞勋始溃。
郓方未宁。
则再登帅坛。
复开将幕。
士绝朝饥。
犬无夜惊。
威加邻部。
化敷蜀城
相印以之畴庸。
和门为之增气。
恭以宪宗崇文定蜀之也既如彼。
陛下念复交理郓之勤也又如此。
俾荣旧履。
重建高牙。
必致师贞。
可期俗阜。
上曰俞。
尔惟代天其行之。
于是诏骈复以丞相拥节。
汶阳趋锦里。
至则询问疾苦。
树置纪纲。
巡按封域。
周览郛郭。
且曰。
夫疗疾者必在药乎心腑。
然后可以坚四支。
植木者必尝泽乎本根。
然后可以茂柯叶。
今城之于蜀。
其由心乎。
其由本乎。
则知不理于近。
曷能致远。
不固其内。
安能保外。
未有不谋而能成。
不壮而能威。
不劳而能逸者也。
于是择地量材。
拓开新址。
分命支郡。
以令属邑。
乘时就役。
靡不适中。
吏不敢欺。
人不敢怠。
岷峨之下。
忻忻子来。
梁伯亟城。
人疲弗处。
子囊
见诮于时。
曷若能度其宜。
乐用其士。
图难于易。
去危即安。
环以大城
用冠诸夏。
其功固以相万矣。
惟蜀之地。
厥土黑黎。
而又硗埆。
版筑靡就。
前人之不为。
非不为也。
盖不能也。
果得众心。
克成大绩。
鸠工揆日。
不愆于素。
十旬之中。
屹若山峙。
南北东西凡二十五里。
拥门却敌之制复八里。
其高下盖二丈有六尺。
其广又如是。
其上袤丈焉陴四尺。
斯所谓大为之防。
俾人有泰山之安矣。
而甃碧涂塈。
既丽且坚。
则制磁饰赪。
又奚以异。
其上建楼橹廊庑。
凡五千六百八间。
●8F57梠栉比。
闉阇鳞次。
绮疏挂斗。
鸳瓦淩霄。
若飞若翔。
如偃如仰。
栖息乌兔。
炫熀虹蜺。
龙然而萦。
霞然而横。
望之者莫不神骇而气耸。
目眙而魂惊。
其始也。
咸谓冥助。
似非人力。
其外则缭以长堤。
凡二十六里。
或引江以为堑。
或凿地以成濠。
方城为城。
汉水为池。
又何以加焉。
是知摩垒者不复矜其能。
击柝者足以抗其敌。
所谓能禦大菑。
能捍大患者也。
其旧城周而复始盖八里。
高厚之制。
大小之规。
较其洪纤。
可得而辨矣。
况乎扼束都会。
襟带地形。
险易之状斯呈。
强弱之方可见。
秦惠王疏剪山林。
以通中
李冰为守。
始凿二江以导舟楫。
决渠以张地利。
斩蛟以绝水害。
沃野千里。
号为陆海
之功也。
文翁置学校劝人受业。
行俎豆献酬之礼。
于是儒雅之风作。
威武伐叛。
擒大憝而新其人。
玉石不得俱焚焉。
西蜀至今称之。
之来镇。
肇兴武备。
俶有禦冲之事。
夫然后不为外羌之所窥矣。
惟蜀之人。
威武
乃获佑于天者四。
天之于蜀厚矣。
长云断岸。
莫得而隳。
古往今来。
何尝能觌。
传不云乎。
人保于城。
城保于德。
之政。
可谓保城与人矣。
向非挺生俊杰。
来弼圣神。
则孰能建绝代之遗功。
创一时之伟绩者乎。
况夫高不可踰。
坚不可触。
俯瞰天表。
方驾马足。
销吞祲沴。
亘压咽喉。
讫使豺狼耳之而色沮。
目之而胆褫。
是谓不争而胜。
不战而服者也。
新城成。
诏加大司徒
封燕国公
旌殊休也。
重以萑苻充斥。
荆楚伤夷。
遂加威望。
兹用底宁。
弓矢专征。
铜盐剧任。
安危攸系。
一以委之。
往哉荆渚。
荆渚既清。
又徙金陵
金陵以平。
救鄢郢之剽残。
拯江湖之焚溺。
期月之内。
罔不乐康
若乃考其才。
稽其用。
所至难息。
所施利兴。
智无不周。
技无不达。
韬钤捭阖。
固自生知。
诗礼几微。
雅当师道。
虽羽书叠至。
应用如神。
加以词锋莫前。
笔力遒劲。
屡献平戎之策。
每陈忧国之诚。
抑又城府坦平。
器宇冲邃。
禄利不盈于私室。
夙宵无怠于公家。
段颎在边。
未尝蓐⿺(寝八)
羊侃待士。
靡顾囊装。
崖岸不可得而臻。
波澜不可得而际矣。
所谓社稷柱石。
川岳英灵者也。
则知如何臣。
城如何功。
呜呼。
天赞其谋。
地袭其固。
非吾君不能用其才。
非臣诚不能就其事。
故曰为可为于可为之时。
则勋乃见。
城由而成。
由君而声。
城既牢矣。
人既休矣。
宜乎赞盛德之形容。
叙勋贤之丕烈。
恭以操觚载事。
作者为难。
臣非其人。
何以称此。
将欲刊诸贞石。
寘彼坤维。
垂于无穷。
期乎不朽。
属词愈拙。
染翰增惭。
铭曰。
惟蜀之疆。
拥抱岷梁。
斗绝诸夏。
裂为一方。
启达上国。
肇自秦强。
壮者五丁。
导彼青冥。
凿岩而梯。
飞栈以行。
动犹鸟逝。
举若猿轻。
汉人既迁。
言语乃通。
眇邈千祀。
遂参华风。
界彼邛滇。
靡设键关。
在古侵残。
为蜀之艰。
唐被圣德。
间仍凶慝。
猖狂逾纪。
吞噬无已。
芟狝楚驱。
氓不宁居。
皇帝践祚。
惊嗟震怒。
爰择荩臣。
推毂以付。
时惟燕公。
抚俗训戎。
硕画宏规。
神辅其衷。
始新城
心术潜形。
乃告编人。
版筑云兴。
相彼井𢌅。
观于封部。
谓兹郡邑。
量其户赋。
划界指期。
莫敢踰度。
人未安。
待城以欢。
蜀士方危。
待城而威。
阡陌绳直。
门闾棋布。
外耸风云。
内扃貔武。
卉木葱茜。
丽谯辉映。
戎马夜宁。
戈鋋昼静。
蜀山㟼㟼。
蜀江滔滔。
寇不敢窥。
人不知劳。
险而不烦。
峻而不哗。
去来出入。
嬉嬉一家。
燕公之德。
其谁与邻。
燕公之功。
式利于人。
德入人深。
功流不极。
名天隅
为臣表则。
中和四年记。
奉安玉册记重和元年十一月 宋 · 洪刍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四
元丰四年神宗皇帝若曰:「惟江州庐山太平兴国宫九天采访使者,盖天之贵神,与世为福,而隆名徽称,历代置而不讲,甚非所以答赛神明之意,其进号『应元保运真君』,遣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廖维护送金书殿榜并敕文即赐焉」。
先是,本观道士智仙诛茅创宇,发地得殖瓴一,破之,以土实,厥土五色,获铜泉一,其文曰「应元保运」,初不知其何祥也。
后二年而明诏宠加,与泉文符,廖维即取其泉以献。
恭惟皇上南面,百神受职,天启其衷,幽冥同符,不其伟欤!
政和五年,今上皇帝临莅天下之十六载,以意承考,以道交神,而神祇祖考安乐之。
式瞻四方,靡神不宗,乃眷南顾,惟应元保运真君陟降庭止,在左右。
惟我神考,肇建鸿号而典册未备,遹追继承,其在我后之人,乃命有司备礼册命焉。
入内内侍省敦武郎黄京奉玉册以至,册文有皇帝名,且曰「谨再拜言」,其恭如是。
守土之臣与县令祠官,跪起荐进,惟谨厥册,刻以嘉玉,贯以金縢,藉以文锦,外匣下床,彤髹扣饰,光彩焜耀,穷工极丽,不可名字。
冠褐之徒,拭目荣观,欢呼鼓舞,动色相趋,既而奉安于别殿之阁以尊之。
后一年而祠吏臣刍实来奉香火,黄冠羽衣无虑二百辈,雁行而进曰:「主上原道德之意,崇黄老之学,寅奉明神,聿修阔典,礼重文蔚,绝后光前,而金石之刻不刊,无以铺张王灵,昭示来世,非老于文学者,其谁宜为」?
臣刍曰:「道士言是」。
谨按《录异记》:唐开元十九年明皇帝梦神人朱衣金冠,乘车而下,曰:「我九天采访使者,当馆我于庐山西北隅」。
明日又降于庭,命吴道子写之,遣内供奉使者真图建立祠庙于山之阴。
明皇帝亲书缪篆殿额以赐之,其文曰「九天使者之殿」,而无「采访」之称,其榜固在也。
建庙之初,祥异甚黟,事见李枇《庙碑》、潘观《祥验记》、张景述《续浔阳记》、陈舜俞《庐山记》。
故世谓使者之号、庐山之祠,皆权舆于有唐,发祥于明帝也。
臣刍考之不然。
按《五岳真形图》,其说曰五岳皆有佐命之山,崧、岱、华、恒,以少室、武当罗浮括苍、地肺、女凡、河逢、抱犊为佐命,分治四岳。
衡岳孤峙而无辅,故黄帝省方南至于江,请命上帝,乃建潜、霍二山为南岳储君,又拜青城山为丈人,庐山使者,则使者之名尚矣。
《真形图》虽兴于中古,然历世方士,祖袭授受,东晋之世,辑而成书,不可诬也。
开元中天台司马子微谓五岳皆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因敕五岳各立真君祠,其说盖出于《真形图》。
而《开元诏书》青城丈人庙、庐山使者庙,选道士奉香火,视五岳真君祠。
庐山房祀,意自司马子微发之,其肸蚃昭晰,见于梦寐,不可知也。
详考传记,使者之神,盖德镇之高真、祝融之夹辅云。
其说见于东晋之前,而九天采访之名盖后世所加,其庙于庐山之北,则自唐明皇帝始。
南唐改号通元府,本朝太平兴国二年,始以纪元赐今名。
世惑于俚俗肤浅之碑,齐谐志怪之说,弗加深考,以失事实,故并论其本末,以祛来者之惑焉。
重和元年十一月十日建,朝散郎提点太平兴国宫、赐绯鱼袋臣洪刍撰,草莽臣侍其倬篆额。
重和元年十一月十日道士思恭、臣陶知常、臣章安主、臣沈继彬、臣李仲恭、臣萧敏脩、臣高至道建。
按:《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卷六,正统道藏正乙部。又见《永乐大典》卷六六九八,《庐山纪事》卷一○。
设险议 晚唐 · 李溪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
易称王公设险。
以守其国。
夫为国之卫。
恃于山川邱陵郛郭沟池。
自古而然也。
左氏传。
司马侯对晋主以九州之险。
而不以一姓恃险为殆。
此欲其夕惕战慄而进德也。
说者不知言左氏与大易相反。
而曰非设险。
或曰。
孟子称地利不如人和。
夫和不设险。
以为周备也。
何以言之。
昔周室肇基后稷
业隆昌发。
玉璜佐命。
而宝龟卜七百之祀。
师逾孟津
诸侯不谋而至。
遂雷呴风飑。
殷墟圮裂。
乃定鼎郏鄏。
迁都洛食。
聿修祖宗之业。
德也。
而无险阻以自固。
遂使晋文作霸。
召天子于河阳
楚庄问鼎之失。
足以为镜矣。
向使周设秦之险。
法周之德。
则七百之期。
可以保强大。
万叶之制。
可以无栋挠也。
且譬之御者焉(阙二十一字)
今犹任商周之德业。
商周之仁义。
然后阻江汉以险。
使夷狄宾。
因岳镇以险。
使诸侯顺。
凭关梁以险。
使近甸安。
张四维以险。
使百官众。
断刑罚以险。
使盗贼止。
求明察以险。
使奸伪白。
险之时用大矣哉。
斯所以来远镇迩。
戢兵解甲。
而守终胶固也。
谨议。
成汭上谷郡王 晚唐 · 昭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全唐文卷九十
门下。朕闻赏有功则劳者劝。
考其绩则政事彰。能否既分。
黜陟斯在。其有勋巳铭于册。
化复被于讴谣。表率公侯。
澄清土宇。静梦泽于千里。
尽辟污莱。曜轸宿于九霄。
光生芒角。行爵继禄。
显忠遂良。式副佥谐。
爰登宠寄。具官成汭
气合冬日。志烈秋霜。
蕴雄特之标。中能抑畏
抱介洁之操。外富通明。
自节制衡巫。统临荆楚
承匪人之贪虐。属生聚之流离。
比卫文之革车。兼无三百。
魏相之版户。略不盈千。
曾未踰时。俄成乐国。
井阎富庶。人物殷繁。
玑组之赋聿修。苞茅之贡常入。
砮丹靡阙。箘簬咸臻。
睦邻而四境风行。荡寇而三峡浪息。
况蔓联湖岭。辐凑梯航。
既水陆之靡艰。致赋输之罔滞。
积兹功绪。实谓忠劳。
苟无举善之文。是废畴庸之典。
今则移紫微之尊秩。疏异姓之殊封。
位冠三台。爵踰五等。
用奖分忧之绩。乃申进律之恩。
勉力在公。倾心报国。
服我休命。无忘恪恭。
敕建明堂诏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三
首出万物。实显崇高之位。
曾览八纮。无违向明之道。
合宫听朔。阐皇轩之茂范。
灵符通神。敷帝勋之景化。
殷人阳馆。青圭备礼。
姬氏元堂。彤璋合献。
虽运殊骊翰。时变质文。
至于立大中。建皇极。
轨物施教。其归一揆。
暨乎西京创历。驳政逾繁。
东汉开基。旧章犹阙。
考图汶上。仅存公玉之仪。
度室圭躔。才纪中元之制。
三方鼎据。祚倾于金马。
五胡尘起。道丧于苍鹅。
自此相仍。时经板荡。
遂使陟配之典。久沦于绵载。
端扆之化。允属于隆平。
朕恭膺宝命。肃奉瑶图。
昧旦求衣。仄景忘食。
上元垂祐。宗社降灵。
幽明宅心。中外禔福。
封金岱岭。昭累圣之鸿勋。
勒石九都。成文考之先志。
功标偃革。时会委裘。
固可以作化明台。显庸太室。
备机之历。既表于嘉名。
布政之宫。式崇于美制。
是用求中测景。取则阴阳。
考广袤于裁圭。定卑高于置槷。
傍罗八柱。周建四墉。
架序仪天。疏基象地。
窗闼齐布。应路并兴。
导辟水以环阶。应旋衡而结极。
重阿复道。用循测管之模。
上圆下方。仍准分之数。
木工不琢。土事无文。
丰约折衷。经始勿亟。
勾芒序。入春圃而司仪
蓐收戒时。下秋园而奉职
事符神造。钩绳之用毕陈。
义叶子来。衅落之期非远。
将以肃禋清祀。展殷荐于皇灵。
施号法宫。畅休声于太帝。
百神执贽。咸尊孝飨之风。
万国来庭。共睹太平之政。
阙文斯备。大礼聿修
制作之规。可依别敕。
宜颁示天下。永垂来叶。
定明堂规制诏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三
合宫听朔。阐皇轩之茂范。
灵府通和。敷帝勋之景化。
殷人阳馆。青圭备礼。
姬氏元堂。彤璋合献。
虽运殊骊翰。时变质文。
至于立天中。建皇极。
轨物施教。其归一揆。
考图汶上。仅存公玉之仪。
度室圭躔。才纪中元之制。
属炎精坠驾。璿宫毁籥。
四海沦于沸鼎。九土陷于涂原。
高祖大武皇帝仗钺唐郊。收钤雍野。
祥符于苍水。受灵命于丕山。
飞沈泳沫。动植游源。
太宗文皇帝盟津光誓。协降火而登坛。
丰谷断蛇。应屯云而鞠旅。
封金岱岭。昭累圣之鸿勋。
勒石九都。成文考之先志。
固可以作化明堂。显庸太室。
傍罗八柱。周建四门。
木工不琢。土事无文。
丰约折衷。经始勿亟。
阙文斯备。大礼聿修
其明堂院。每面三百六十步。
当中置堂。按周易。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
总成三百六十。故方三百六十步。
当中置堂。处二仪之中。
定三才之本。构兹一宇。
临此万方。自降院每面三门
同为一宇。徘徊五閒。
尚书。一期有四时。
故四面各一所开门。每时有三月
故每一所开三门。一期十有二月
故周回总十二门。所以面别一门。
应兹四序。既一时而统三月
故于一舍而置三门。又周易。
三为阳数。二为阴数。
合而为五。所以每门舍五閒院。
四隅各置重楼。其四墉各依本方色。
按淮南子。地有四维。
故四楼。又按月令。
水火金木土。五方各异色。
故其墙各依本方之色。基八面。
象八方。按周礼。
黄琮礼地。郑元注。
琮者八方之玉。以象地形。
故以祀地。则知地形八方。
又按汉书。武帝立八觚坛以祀地。
祭地之坛形象地。故今为八方之基。
以象地形。基高一丈二尺。
径二百八十尺。按汉书。
阳为六律。阴为六吕。
阳与阴合。故高一丈二尺。
又按周易。三为阳数。
八为阴数。三八相乘得二百四十丈。
按汉书。九会之数有四十。
合为二百八十。所以基径二百八十尺。
故以交通天地之和。错综阴阳之数。
明阳不独运。资阴和以助成。
阴不孤行。待阳唱而方应。
阴阳两顺。天地咸亨。
则百宝斯兴。九畴攸序。
基每面三阶。周回十二阶。
每阶为二十五级。按汉书。
天有三阶。故每面三阶。
地有十二辰。故周回十二阶。
又按文子。从凡至圣。
有二十五等。故每阶二十五级。
所以应符星而设阶。法台耀以疏陛。
上拟霄汉之仪。下则地辰之数。
又列兹重级。用准圣凡。
象皇极之高居。俯庶类而临耀。
基之上为一堂。其宇上圆。
按道德经。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又曰。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又按汉书。
太极元气。函三为一。
又曰。天子以四海为家。
故置一堂。以象元气。
并取四海为家之义。又按周礼。
苍璧礼天。郑元注。
璧圆以象天。故为宇上圆。
堂每面九閒。各广一丈九尺。
尚书。地有九州。
故立九閒。又按周易。
阴数十。故閒别一丈九尺。
所以规模厚地。准则阴阳。
法二气以通基。置九州于一宇。
堂周回十二门。每门高一丈七尺。
阔一丈三尺。按礼记。
一岁有十二月。所以置十二门。
又按周易。阴数十。
阳数七。故高一丈七尺。
又曰。阳数五。
阴数八。故阔一丈三尺。
所以调兹玉烛。应彼金辉。
叶二气以循环。逐四序而迎节。
堂周回二十四窗。高一丈三尺。
阔一丈一尺。二十三棂。
二十四明。按史记。
天有二十四气。故置二十四窗。
又按书。一年十二月
并象闰。故高一丈三尺。
又按周易。天数一。
地数十。故阔一丈一尺。
又天数九。地数十。
并四时。成二十三。
故二十三棂。又按周易。
八纯卦之本体。合二十四爻。
故有二十四明。列牖疏。
象风候气。远周天地之数。
曲准阴阳之和。堂心八柱。
各长五十五尺。按河图。
八柱承天。故置八柱。
又按周易。大衍之数五十有五。
故长五十五尺。耸兹八柱。
承彼九閒。数该大衍之规。
形符立极之制。且柱为阴数。
天实阳元。柱以阴气上升。
天以阳和下降。固阴阳之交泰。
乃天地之相承。堂心之外。
置四柱为四辅。按汉书。
天有四辅星。故置四柱。
以象四星。内以八柱承天。
外象四辅明化。上交下泰。
表里相成。叶台耀以分辉。
契编珠而拱极。八柱四辅外。
第一重二十柱。按周易。
天数五。地数十。
并五行之数。合而为二十。
故置二十柱。体二仪而立数。
叶五位以裁规。式符立极之功。
允应刚柔之道。八柱四辅外。
第二重二十八柱。按史记。
天有二十八宿。故有二十八柱。
所以仰则乾图上符景宿。
考编珠而纪度。观列宿以迎时。
八柱四辅外。第三重三十二柱。
按汉书。有八节八政八风八音。
四八三十二柱。调风御节。
万物资以化成。布政流音。
九区仰而贻则。外面周回三十六柱。
按汉书。一期三十六旬。
故法之以置三十六柱。所以象岁时而致用。
顺寒暑以通微。璿玑之度无愆。
玉历之期永契。八柱之外。
修短总有三等。按周易。
天地人为三才。故置柱长短三等。
所以拟三才以定位。高下相形。
体万物以资生。长短兼运。
八柱之外。都合一百二十柱。
按礼记。天子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合为一百二十。是以置一百二十柱。
分职设官。翊化资于多士。
开物成务。搆厦藉于偫材。
其上槛周回二百四柱。按周易。
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又汉书。
九会之数有六十。故置二百四柱。
所以采坤策之元妙。法甲乙之精微。
环回契辰象之规。结搆准阴阳之数。
又基以象地。故叶策于坤元。
柱各依方。复规模于甲子。
重楣二百一十六条。按周易。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故置二百一十六条。
所以规模易象。拟法乾元
应大衍之深元。叶神策之至数。
大小节及栱总六千三百四十五。按汉书。
会月之数六千三百四十五。故置六千三百四十五枚。
所以远采三统之文。傍符会月之数。
契金仪而调节。偶璇历以和时。
重干四百八十九枚。按汉书。
章月二百三十五。闰月周回二百五十四。
总成四百八十九。故置四百八十九枚。
所以法履端之奥义。象举正之芳猷。
规模历象。发明章闰。
下枊七十二枚。按易纬。
有七十二。故置七十二枚。
所以式模芳节。取规贞。
契至和于昌历。偶神数于休期。
上枊八十四枚。按汉书。
九会之数有七十八。又按庄子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司马彪注。天地四方为六合
总成八十四。故置八十四枚。
所以模范二仪。包罗六合。
准会阴阳之数。周通气之源。
枅六十枚。按汉书。
推太岁之法有六十。故置六十枚。
所以兼该历数。包括阴阳。
采甲乙之精微。穷辰子之元奥。
连栱三百六十枚。按周易。
当期之日三百有六十。故置三百六十枚。
所以叶周天之度。准当期之日。
顺平分而成岁。应晷运以循环。
小梁六十枚。按汉书。
有六十甲子。故置六十枚。
构此虹梁。遐规凤历。
傍竦四宇之制。遥符六甲之源。
㯠二百二十八枚。按汉书。
章中二百二十八。故置二百二十八枚。
所以应长历之规。象中月之度。
广综阴阳之数。傍通寒暑之和。
方衡一十五重。按尚书
五行生数一十有五。故置十五重。
结栋分閒。法五行而演秘。
疏楹叠构。叶生数以成规。
南北大梁二根。按周易。
太极生两仪。故置二大梁。
轨范乾坤。模拟天地。
象元黄之合德。表覆载以生成。
阳马三十六道。按易纬。
有三十六节。故置三十六道。
所以显兹嘉节。契此贞辰。
分六气以燮阴阳。环四象而调风雨。
椽二千九百九十根。按汉书。
月法二千三百九十二。通法五百九十八。
共成二千九百九十。所以偶推步之规。
合通法之数。是知疏椽构宇。
则大壮之架斯隆。积月成年。
则会历之规无爽。大梠两重。
重别三十六条。总七十二。
按淮南子。太平之时。
五日一风。一年有七十二风。
故置七十二条。所以通规瑞历。
叶数祥风。遥符淳俗之源。
远则休徵之契。飞檐椽九百二十九枚。
按汉书。从子至午。
其数九百二十九。所以采辰象之宏模。
法周天之至数。且午为阴本。
子实阳源。子午分时。
则生成之道自著。阴阳合德。
则覆载之义兹隆。堂檐径二百八十八尺。
按周易。乾之策二百一十六。
易纬。年有七十二。
合为二百八十八。故径二百八十八尺。
所以仰叶乾策。远承贞。
顺和气而调序。拟圆盖以照临。
堂上栋去基上面九十尺。按周易。
天数九。地数十。
以九乘十。数当九十。
故去基上面九十尺。所以上法圆清。
下仪方载。契阴阳之至数。
叶交泰之贞符。又以兹天九乘于地十。
象阳倡而阴和。法乾施而坤成。
檐去地五十五尺。按周易。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故去地五十五尺。
所以拟大易之嘉数。通惟神之至赜。
道合万象。理贯三才。
上以清阳玉叶覆之。按淮南子。
清阳为天。合以清阳之色。
镇军大将军左鹰扬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苾府君碑铭 初唐 · 娄师德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七
原夫哲后时乘。圣人贞观。必俟风云之应。以光朝列。尤资栋干之材。式隆王道。若乃杰出文武。挺生才俊。道符忠孝。性与清白。高视于寇贾之前。独步于韩彭之上。肸蚃名教。蝉联簪组。许史焉可俦。金张莫能匹。四海慕其风范。千里仰其谈柄。玉质金相。探赜索隐。没而不朽。其惟贺兰都督凉国公之谓哉。君讳明。字若水。本出武威姑臧人也。圣期爰始。赐贯神京。而香逐。辛随。今属洛州永昌县。以光盛业焉。原夫仙窟延祉。吞雹昭庆。因白鹿而上腾。事光图牒。遇奇峰而南逝。义隆缣简。邑怛于是亡精。鲜卑由其禠魄。恤允于前凉之境。茂族于洪源之地。良史载焉。此可略而志也。曾祖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递袭圭璜。夙传弓冶。共栖梧而比翼。与良玉而齐价。濯如春柳。劲逾霜竹。英名振白山。雄图光紫塞。祖继莫贺特勒。积代为英杰之先。光图绚史。保家为名教之首。掞今超昔。宏材胶葛。洪源浩汗。映史而腾芬。缀绵书而擅响。父何力。镇军大将军左卫大将军捡校鸿胪卿捡校左羽林大将军上柱国凉国公。赠辅国大将军使持节并汾箕岚四州诸军事并州大都督谥曰毅。公地积膏腴。门标英伟。发言会规矩。动容成楷则。学该流略。文超贾马。威青海而安白道。光三部而截九夷。揆务机司。为偫僚之宗匠。荣膺兰锜。五戎之准的。而钟漏斯尽。天赠崇班。聿加千里之荣。俄处六条之位。哀荣之礼既洽。朝野式瞻。送终之典更隆。搢绅翘德。公赤野生姿。青田矫翰。家蓄古贤之操。门传高士之节。年甫一岁。起家授上柱国封渔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八岁起家授太子左千牛。十一授朝散大夫太子通事舍人里行。十二授奉辇大夫。若夫紫禁青规之所。必择贤而方授。玉阶金阙之前。实高门之能处。所以荣加髫丱。泽及绮纨。鸣玉锵金。光前映后。乃人物之仪表。实衣冠之领袖。重以河山险要。惟贤是居。爪牙任功。非亲莫委。麟德年中授左武卫大将军兰州都督。自非承家奕叶。累代衣缨。焉可内奉钩陈。外膺剌举者矣。相府在藩。为凉州道元帅。以公为左阙军总管侍中姜恪为凉州镇大使。以公为副。然则朝端妙选。实伫异能。望重材高。允膺佥属。后以鳖海未清。蛇川尚阻。戎车所及。尤俟英将。从中书令李敬元征吐蕃。公为海道经略使。于是南讨吐蕃。北征突厥。累摧凶丑。勋绩居多。后狼山单于馀党复相聚结。奉制讨击。应时平殄。前后赏劳。不可胜纪。改授左骁卫大将军。袭爵凉国公食邑三千户。赐锦袍宝带金银器物杂䌽绫锦等数千件。授长男嵷三品。以酬功也。仍改为燕然道镇守大使。捡校九姓及契苾部落。公俶装遵远。望赤水而前驱。劲骑腾空。指白兰而长骛。左萦右拂。八校于是争先。斩将搴旗。
三军以之作气。
得降丝言以隆爵命。
天府而锡珍奇。
金贝咸纡。
缯锦交集。
列鼎而光祖祢。
分茅以惠子孙。
策勋居最。
又授鸡田道大总管
至乌德鞬山南。
招降二万馀帐。
纵使李牧宁部。
充国和戎。
推昔揆今。
当年罔二。
寻授右豹韬卫大将军
未几复改授左豹韬卫将军
并充怀远军经略大使
又依旧知燕然大使
功高望重。
亟膺奖擢。
得人之誉。
闻于朝野。
惟大周革命。
重悬□□擢授镇军大将军
左鹰扬卫大将军
馀并如故。
有制曰。
镇军大将军左鹰扬卫大将军贺兰都督契苾明妻凉国夫人
顺成姿。
幽闲植性。
聿修妇德。
每勤于□□叶赞夫家。
必存于忠义。
既竭由衷之请。
宜覃赐族之恩。
并及母临洮县
并蒙赐姓武氏
公侯必复。
河洛冑贤。
属宝运之开基。
接仙潢而锡派。
忠贞无替。
声振金氏。
表里承恩。
勋高石窌。
后授朔方道总管凉甘肃瓜沙五州经略使
玉关而去张掖
弃置一生。
弱水而望沙场。
横行万里。
幄中有策。
阃外宣威。
岂直操履冰霜。
固亦心符筠玉。
名高一代。
气逸九霄者矣。
既而司寇逝川。
俄结颓山之恨。
将军大树。
行闻断石之嗟。
悲夫。
證圣元年腊月廿三日
遘疾薨于凉州姑臧县之里第。
春秋卌有六。
制曰。
悼往赠荣。
经邦之懿典。
饰终加等。
列代之徽猷。
谅以褒德劝能。
念劳追旧者也。
镇军大将军左鹰扬卫大将军贺兰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苾明
理识开举。
局量沈雄。
家著勤诚。
代彰忠恳。
早膺朝宠。
夙绍庭规。
秩峻衔珠。
寄隆赐龯。
入参巡警
淑慎之誉必闻。
出绥藩落。
威惠之声兼济。
日辔不留。
夜舟俄徙。
未穷远略。
遽谢昭途。
载想嘉庸。
良深矜叹。
宜申殊泽。
式旌幽壤。
可赠使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
馀如故。
赐物三百段。
便于凉州给付。
所缘葬一事以上。
并令官供。
仍差凉州都督府长史元仁俨监护。
仍令朝散大夫通事舍人内供奉边怀秀吊祭。
既而居诸易远。
宅兆攸资。
金凫泛泉。
玉鸡伺旦。
粤以大周万岁通天元年岁次景申八月庚午朔十有五日甲申
葬于咸阳县之先茔。
礼也。
礼司谥曰。
公夙承门阀。
早践通班。
茂绩昭宣
声望显著。
学该流略。
艺总兵钤
以孝安亲。
以忠奉国
终始如一。
存没不渝。
旌善易名。
宜凭典宝
按谥法。
宽乐令终曰靖。
谥曰靖公
惟公降淳粹而蓄瑰奇。
清忠而挺才望。
韶仪淹雅。
难窥于得失。
逸调清通。
不测其涯涘。
抑扬人杰。
雕缋士林。
等桃李之无言。
若朱蓝之在性。
先人而后已。
鄙利而尚贤。
亭亭有千丈之干。
其高非易仰。
汪汪如万顷之波。
其深不可测。
有硕学焉。
有令问焉。
擅班马之雄辩。
蓄灵蛇之雅作。
逸气上烟霞之表。
高名振朝野之际。
五公七侯之盛。
仅可执鞭。
曜蝉鸣玉之荣。
才堪捧毂。
杨彪承伯超。
班固之嗣叔皮
加以悬榻翘贤。
分庭接士。
衣裘鞍马。
朝成夕费。
兼济之性。
光映人物。
乃搆厦之良材。
映车之名宝者矣。
夫人胶西公孝义之长女也。
辉婺彩。
擢干琼枝。
庄敬率由于自然。
抑扬女史
温柔禀之于本性。
光辉内则。
既而雄剑潜锋。
崩城起恨。
毁瘠逾于大礼。
号洎乎剪发
夷夏足其悲哀。
搢绅增其惨蹙。
屈已而遵女诫。
饬躬而宣妇道。
可谓承家禀训。
执仁组行者欤。
长子左豹韬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从山)次子右武威卫郎将上柱国姑臧县开国子右玉钤卫郎将上柱国番禾县开国子崇等。
并早涉义方。
夙延庭训。
孝心冥奖。
至德纯深。
仍候气缠忧。
先尝空□充穷盈感。
孺慕增悲。
棘皃由乎绝□柴毁几于灭性。
可谓至道冠幽明。
穷途伤骨髓。
哀号擗踊。
独超前辈
虽罔极之诚。
践霜露而逾感。
相质之重。
映今古而垂裕。
是用傍求翠琬。
式树丰碑。
家风祖德。
居然在斯。
用以光士行。
用以芳本枝。
历千秋兮无斁。
经百代兮无亏。
铭曰。
东井苍苍。
西土茫茫。
天开分野。
地列封疆。
门多英毅。
代产忠良。
伟哉人物。
纷乎典章(其一)
前凉后凉。
乃祖乃父。
赫奕冠盖。
蝉联文武。
金相玉质。
光台映辅。
至德符孝。
贞心翼主(其二)
可汗嗣立。
抑扬流辈。
业盛后昆。
道隆前载。
遐迩钦挹。
夷夏欣戴。
四海英髦。
共推贞槩(其三)
特勤垂裕。
搏风振翼。
孔席申欢
比直。
智水游泳。
仁山止息。
讨本寻源。
斯标歧嶷(其四)
毅公雅节。
莫之与京。
既忠且孝。
王佐人英。
研精流略。
损□良平。
昭昭馀庆。
恤允膺荣(其五)
挺生异材。
龆年振响。
未盈小学
亟承恩奖。
门阀易隆。
墙仞难仰。
学行无斁。
名实逾广(其六)
露冕关河。
式清边徼。
遽宣威德。
聿敷名教。
肃彼夷落。
镇兹襟要。
人扬德宇。
穷微尽妙(其七)
绥边寄重。
尤资望族。
显允奇材。
悠然嗣福。
外清荒憬。
内膺荣禄。
总戎之寄。
声连秘牍(其八)
诜诜于隰。
屡警边城。
侵□跃马。
槩□扬旌。
横云列阵。
背水开营。
未经千日。
俄梦两楹(其九)
驾□难留。
居诸易促。
旋悲□佩。
遽伤埋玉。
松荫陇兮均青。
草萦坟兮吐绿。
式镌贞琬。
以光胜躅(其十)
隰州县令李公墓志铭683年12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讳嘉。
字大善
陇西成纪人也。
赵郡太守雍州大中正上开府永康公之孙。
幽州都督镇军大将军上柱国丹阳公之子。
重华以文明允塞。
谟九德于皋陶
仲尼以恭俭温良。
翻六经于柱史
将军李牧
人主愿其同时。
河尹李膺
天下思其执御
况乎衣冠代美。
祖考家声。
占于日月。
为宗周之姬姓。
誓以山河。
则炎汉之刘氏。
公门承将相
地积英灵。
望之俨然。
横断山而郁起。
听其言也。
注悬河而不竭。
玉则秦王所见。
天照白虹。
剑则殷帝所传。
星浮紫气。
假使蔡中郎之博学。
郭有道之人伦。
何尝不迎王粲而倒屣。
茅容而下拜。
起家为太子左千卫。
以调升也。
按河图于玉版。
震一索而为长男。
考天象于铜浑。
心前星而为太子
直城霞绕。
曲障云平。
出入青榜之门。
周旋黑衣之列。
稍迁越王府户曹参军
越之建国也。
地居南斗之躔。
王之受封也。
礼极东门之拜。
郕霍所以隆懿亲。
共和所以资明德。
一言而干楚后。
即从云梦之畋。
三见而说赵王
仍袭上卿之印。
又迁隰州
川原爽垲。
风俗和平。
晋献公之嗣。
夷吾是邑。
代恭王之子。
为侯。
阳泉依六壁之城。
孟津三溪之水。
公以辎车就列。
墨绶当官。
有蚕绩于郕人。
用牛刀于鲁邑
市廛无竞。
不假鞭丝。
学校方兴。
唯闻击石。
诸侯取其轨则。
四海瞻其仪表。
杜陵之男子。
谁继后曹。
蔑乡里之小人。
愿辞彭泽
于是退归初服。
就养私门。
戏婴儿于阶下。
扶老生于井上。
丁外艰
哀毁踰制。
加人一等
俯就三年。
服阕。
袭封丹阳公
上骑都尉
公以安车礼盛。
赐杖年高。
被服先王之道。
优游太平之化。
左琴右书。
谋孙翼子。
居常饱德
不言何氏之万钱。
直置当仁。
岂特于公之驷马。
清风可赏。
必有鸾凤相期。
白雪时游。
多以神仙见属。
义形于金石。
节贯于松筠。
西山五日之朝。
将化羽而生翼。
北海明年之验。
便展辰而至巳。
永淳元年八月二十一日
终于京师道政里之私第。
享年七十二。
呜乎哀哉。
长子随州光化县守节等。
哀缠吊鹤。
痛结邻人。
孝之始也。
则身体发肤。
所以全其性。
孝之终也。
则衣裳棺椁。
所以成其礼。
天高八万。
京兆而何从。
地阔三阡。
对佳城而有恨。
越宏道二年岁次甲申正月甲申朔二十六日巳酉。
陪葬于昭陵东南平原
炯樗栎庸材。
瓶筲小器。
仰惟先友。
叨雅契于金环。
俯逮嘉姻。
深知于玉润。
南容有道。
仅闻将圣之言。
东武建茔。
俄述安仁之赋。
呜乎哀哉。
乃作铭曰。
爰初帝子。
尧之大理
降及真人。
国之柱史
衣冠百代。
庆灵千祀。
吉兆占熊。
嘉名赠鲤。
聿修厥德。
必复其始。
大孝因心。
至仁由巳。
肃成门内。
章华宫里。
父任为郎
学优则仕。
阳山之曲。
蜀江之涘。
月旦乘凫。
田间狎雉。
其心若镜。
其直如矢。
亟改炎凉。
罢归桑梓。
象贤旧国。
安车暮齿。
忽怆池台。
俄悲生死。
郭门一望。
郊烟四起。
夫复何言。
平生巳矣。
兖州都督于知微 唐 · 姚崇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
(阙十七字)乃有□□□□□其有高山峻极。□□磊□而不穷。
大川灵长。清澜浩汗而无绝。
□芳□□□□云□者其惟于□□□□乎君讳知微字辨机
其先周封(阙十一字)东海□为□□其后仕于魏。亦家于代。
□代□谨左仆射太子太师雍州。子孙相承。
故今为京兆万年人也。高祖泾州剌史□安郡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瓜潼兖邵四州剌史泾州总管建平郡公
谥曰刚。曾祖宣道
周仪同大将军。随内史舍人左卫上仪同□安子皇朝赠凉州剌史。
谥曰献。早执圭璧。
累传茅土。履□遍于文武。
声华被于中外。祖志宁。
皇朝秦王友礼部尚书侍中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傅太师蒲岐华三州剌史上柱国燕国公。赠幽州都督
谥曰定。山河授□星象降精。
负明□之□□佐丝纶之大业。谋猷琐闼。
动合全模。详综礼闱
言成故事。声徽满于天下。
位望极于人臣。父立政。
皇朝吏部郎中国子司业太子率更令渠虢二州剌史太仆少卿公子公孙。
多材多艺。□□□□□□声实岂惟台阁取则。
抑亦河海称宜。公丹穴融姿。
生而五色。青田表质。
动则千里。言为士范。
行乃人师。包括艺文。
□词场而独步。甄明政理。
登□□而先□朝浣□□之衣心□地义夕寝□□之被性笃天伦。行必由信。
不负黄金之诺。举无失德。
逾慎白圭之玷。正假马之非礼。
革攘羊之为直。风尘不杂。
而独秀。岁□无□□之□彫。
每屈于书生。亦□□公子不恃才□傲物。
将□□□□仁永徽元年补宏文生。爰以佩觿之年。
且恋过庭之训。特降恩旨。
许其在家。比及三冬。
方齐□哲擢第释褐。授太子内□丞□年迁授秘书郎通事舍人内供奉
□□□□峻□□增□□有词令之□遂兼敷奏之职。缘亲延累。
下迁常州司兵参军梁州西县同州司法岐州岐山县。污池戢鹤。
棘林栖凤。固□高而位下。
惟小屯而大亨。谦而弥光。
□而不杂。□□无□齐□□□□□□之受□□条范滂之责成千里。
中都之彰善瘅恶。上蔡之易俗移风。
盖无以过也。俄丁穷罚。
殆至灭性。虽屡变。
而创痛犹殷。服阕被徵。
□为举首。敕授魏州贵乡县令
□任未几□在京违豫。公乃请休。
急躬寻医缓。专专代喘。
感而遂瘳。于时魏州连夏大旱。
州县祈祷。靡爱牲璧。
密云徒积。甘澍罕□公入境□人□心□戴□薪艾□即未焚灌坛风雨□其□洽□□随诚降雨。
施及公私。枯稼蔚为嘉苗。
赤地变为膏野。百姓鼓舞而相贺。
五谷滋蕃而遂登。寻被巡察使升进。
制加朝散大夫城门郎大名之邑。
人结去思。□□□门朝推称职。
俄兼夏官郎中。□□□著□兼五熟昔称归□是膺俊选。
阮籍之乐东平孙盛之思小邑。
愿从所好。天且不违。
乃出为许州司马。累除蒲晋润三州长史
龙睑一□骥足载驰。□下河史亟展□舆之政延陵□渎累□归□□□既□人谣遂纡朝奖。
长寿二年制授鄂州刺史。无何。
又累除道利二州刺史。化被荆楚
威覃蜀汉。去兽迁蝗以奉最斥为患虽经讨□曾不衰止。
果州流溪县邢昙之等。闻公政术。
深思拯庇。仰邻烛之延伫。
慕河润以倾勤。昙之因使入京。
乃以父老等状上请。情词恳到□□天心乃降。
优旨授公检校果州刺史。褰帷一视。
偫□出奔。下车三令。
□境□息。神功之岁复除恒阆二州刺史
砺岳北临。剑门南峙。
是为襟要。实赖才雄。
公以身率人。令行禁止。
河朔拒二天之谒。汉中兴五裤之歌。
惟扬奥区。是□重镇。
事兼□□允藉亲贤。久视元年又改授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地总淮海。路兼岭蜀。
侨旧相杂。良猾莫分。
攘敚为恒。椎埋所聚
公悬明镜以临照。称物无□撝利剑以断割。
随机有裕。补张纲之□政。
何武之遗绩。江圯之□于是乎在。
长安二年改授常州刺史毗陵大藩。
实要良守。辍巳成之务。
就有待之司。顾盼而浇俗自清。
咄嗟而□政咸理。公每怀敬止。
恐□□之渐。愿近乡闾。
虽执鞭而可仕。屡陈章表。
具列款诚。□□时在凤阁侍郎
预知□政。备悉情素。
常为赞成。乃屈资除雍州司马
从其好也。粤以宏才。
俯从□尹。□晞□□有犯□□□□□□惟贤是□能名播于京辇。
公心□□人吏既推宿德。□□旧资朝廷称叹。
声闻旒扆。乃加银青光禄大夫
改授绛州刺史。州管军府
户多彫散。惟良之任。
自昔称难。公随方抚驭。
应时□理。奸盗畏威而□境。
流□感恩而复业。以公□旧正人。
德业斯重。讲□之任。
髦俊是□乃除太子左庶子。又迁太仆少卿
并累封东海郡侯行本忠良。
器实高茂。膺负玺之清级。
播恭慎之嘉声。邹鲁□番□摽旧国。
阐扬文教。冯藉师资。
乃除兖州都督。公五百挺生。
博闻强记。三千受业。
发瞽振聋。抚俗则黄霸重生。
讲艺则颜回不死。俎豆益先生之馔。
歌咏光夫子之门。发馀燧于槐檀。
导末流于洙泗。公读□□传乃慨然叹□古人云□相视尽□寿哉□况□□□□残光讵几昏中□壁馀岁可知。
乃怀鼓缶之娱。遂抗悬车之请。
至诚上达。优旨旋许。
追二疏之逸轨。访四皓之幽居。
张禹韦□之流。魏舒□□之辈。
遂异代□□殊涂同归者焉。景云二年封□海郡公
检校鸿胪少卿公远览夜行之诫。
自伤月告之年。僶俛承恩。
斯须罢职。嗟乎。
郑辰甫及。谢酉难移。
既劳息之有期。岂桐□之可救。
以□□二年六月廿五日。薨于长安常乐之里第。
春秋七十九。泰山其颓。
仰曾峰而何及。长河既竭。
望清澜而遽远。以开元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迁祔于京兆府三原县万寿乡长坳原旧茔。礼也。
公□海□族。三台□冑。
行为模楷。言成准的。
居家尽孝。奉国竭忠。
情叶段干。直以道义为富。
性符徐邈。唯以诗书自娱。
历居官次。每著殊尤之绩。
笃于友道。非亏然诺之心。
嗟乎。□慭温□永往子安何□□□仙鹤之声元伯长□□有素车之□平原四望□□□荒燧千年。
蔓草秋露。旌旐低而复举。
箫鼓咽而不鸣。涕泪成冰。
瞻昔恩而未重。柱槛皆素。
顾今礼而为多。嗣子朝议大夫密州别驾上柱国东海郡开国男克勤次子朝议郎左监门率府长史上柱国武阳县开国男克构朝议郎华州司户参军上柱国黎阳县开国男克懋等。
聿修祖德。不坠家风。
冬日夏日相辉。金友与玉昆交映。
□□□□□以□相规。别□逾□□□□□遂□良友既没。
谁堪制服之悲。知音者希。
空轸绝弦之痛。庞马之室。
本不分于客主。管鲍之契。
固无限于存亡。见□为文。
辞不获免。平生言行。
诚仆所知。揄扬事业。
则吾岂敢。将□□□之迹□题无愧之词云尔。
江河派别兮灵长。兰挺秀兮芬芳。
象贤袭庆兮忠良。过庭承训兮义方。
本百支兮无疆。弥七叶兮未央。
心悬明镜兮气锐干将。化成雉狎兮德□鸾翔。
或□□而驰誉。或□□而为光。
列爵穷于五等。为尹迈乎三王。
入龙楼兮膺侍接。拥鸠杖兮体归藏。
东川不待。西域无香。
卢敖仰兮无逮。王乔去兮何常。
武子之可作。叹公业之不亡。
露□泣于□□□□□于□□□□玉兮长想。临挂剑兮增伤。
伯母东平郡夫人李氏墓志铭682年10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夫人姓李氏。陇西狄道人也。
凉武昭王以后。一门三公
为四海著族。国史家牒详之矣。
祖充颖。后周大将军滑州刺史江郡公
考元明。皇朝上仪同□济三州刺史成纪县
出入三朝。剖符分竹。
秦陇河济之地。人到于今称之。
天下士大夫。知与不知。
莫不想望其风采。夫人生而纯深。
幼而恭敬。长而敦睦。
成而和惠。年初及笄。
甫归于我。执箕帚。
奉舅姑。人不间于其娣姒妾媵之言。
闺门之内。穆如也。
故宗党推其令问。乡闾以为美谈。
东平公守清白之基。逢太平之日。
辟命交至。声闻于天。
诏徵尚书郎。迁御史中丞
出为棣曹恒常四州刺史。夫人辅佐君子。
聿修内政。平旦纚笄。
则有君臣之严。沃盥馈食。
则有父子之敬。报反而行。
则有兄弟之道。受期必诫。
则有朋友之信。其妇德也如此。
历职中外。声名藉甚。
和其琴瑟。正其邦家者。
夫人与有力焉。盖常喟然而言曰。
古者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
成祭服社而献功。可不勖哉。
可不勖哉。由是服浣濯之衣。
躬纺织之事。筐筥锜釜之器。
所以执其劳。蘋蘩蕴藻之菜。
所以明其德。非夫博文达礼。
贞婉听从者。孰能与于此乎。
及公乞骸告老。退归初服。
夫人年踰耳顺。视听不衰。
每献岁发春。日南长至
偫从子弟称觞上寿者。动至数十百。
未尝不欢言善诱。借以温颜。
侃侃焉。訚訚焉。
孟母之风焉。有敬姜之诲焉。
维永淳元年秋八月旁死魄。寝疾弥留。
终于华阴之望仙里。享年八十有一。
冬十一月一日丙辰。迁窆于永丰乡平原
从先兆也。东平公抚存怀旧。
用痛悼于厥心。远近咸集。
宗亲毕会。生荣死哀。
其此之谓矣。是日也。
皇太子监守长安。炯忝为詹事司直
不获展哀丧次。陪奉灵輀。
敢荐李禺之文。庶同潘岳之诔。
呜乎哀哉。铭曰。
高岳之上。浮云翔兮。
函谷之外。真气扬兮。
建功北狄。讨西羌兮。
受封南郑。家素昌兮。
于赫祖考。为龙光兮。
牧州典郡。佩银璜兮。
降生淑质。秉祯祥兮。
苕华菊茂。若芳兮。
我有懿德。如圭璋兮。
求之卜筮。鸣凤凰兮。
君子至止。玉环锵兮。
室家好合。琴瑟张兮。
执其麻枲。供衣裳兮。
羞其馈食。澄酒浆兮。
诸姑伯娣。穆温良兮。
姨姒叔妹。欢未央兮。
公之出牧。守四方兮。
夫人之化。德洋洋兮。
公之告老。返维桑兮。
闺门之内。道弥彰兮。
正月上日。南至长兮。
子孙欢庆。各称觞兮。
宋云孟母。鲁季姜兮。
匪怒伊教。由旧章兮。
方期高举。登紫房兮。
谁谓冥默。掩元堂兮。
肃肃松槚。郁成行兮。
沈沈厚穸。终不旸兮。
论时政表 初唐 · 桓彦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五
孔子论诗。
以关睢为始。
言后妃者。
人伦之本。
理乱之端也。
故皇英降而虞道兴。
任姒归而姬宗盛。
桀奔南巢。
祸阶妹喜
鲁桓灭国。
惑以齐媛。
伏见陛下每临朝听政。
皇后必施帷幔坐于殿上。
预闻政事。
臣愚历选列辟。
详求往代。
帝王有与妇人谋及政者。
莫不破国亡身。
倾辀继路。
且以阴乘阳。
违天也。
以妇凌夫。
违人也。
违天不祥。
违人不义。
由是古人譬以牝鸡司晨。
惟家之索。
易曰。
无攸遂。
在中馈。
言妇人不得预于国政也。
伏愿陛下鉴古人之言。
察古人之意。
上以社稷为重。
下以苍生在念。
宜令皇后无往正殿。
干预外朝。
专在中宫
聿修阴教。
则坤仪式固。
鼎命惟永。
又臣闻京师喧喧。
道路籍籍。
皆云胡僧慧范。
矫托佛教。
诡惑后妃。
故得出入禁闱。
挠乱时政。
陛下又轻骑微行。
数幸其室。
上下媟黩。
有亏尊严。
臣尝闻兴化致理。
必由进善。
康国宁人
莫大弃恶。
孔子曰。
执左道以乱政者杀。
假鬼神以危人者杀。
范之罪。
不殊于此也。
若不急诛。
必主变乱。
除恶务本。
去邪勿疑。
实愿天聪。
早加裁贬。
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693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衢州市
盖闻君为元首。
臣作股肱。
或论道三槐。
折冲千里
至有道存俎豆。
艺总干戈。
高视翰墨之英。
独布爪牙之旅。
究青编于学府
业有多闻。
黄石之兵符。
算无遗策。
故得九功咸叙。
七德攸彰。
文武不坠。
公实兼美。
公讳待宾。
安定临泾人也。
竦以英才远迈。
知州县之徒劳。
鸿以抗节遐征。
览帝京而有作。
由是五噫标兴。
播金石而腾徽。
七贵承荣。
绾银黄而謺茂。
贞规盛烈。
映史凝图。
粗纪咏歌。
无俟详确
高祖禦。
后魏驸马都尉侍中少保金紫光禄大夫扬州总管
太尉
谥昭公
食邑三千户。
银榜增辉。
玉壶流渥。
位隆三少
化洽五胥。
既而幽垄埋魂。
终降槐庭之赠。
高门纳驷。
式居茅社之封。
曾祖睿。
宇文周驸马都尉鄜秦二州总管光禄大夫兵部尚书
益州总管蒋国公
司空
食邑三千户。
白水时清。
乳虎之谣行息。
禄符垂翼。
叩马之谏必申。
加以主西序之偫英。
名高八座。
文翁之遗训。
学富三巴
茂先荣级。
忽光泉壤。
汉祖宠章。
永存带砺。
祖演。
沙州刺史上柱国公。
仲宁之馀躅。
奸邪敛手。
孝仁之远踪。
偫胡革面。
连州跨郡
迈陶氏之隆基
开国承家。
掩张门之累叶
父赞。
左千牛备身骊山府上骑柱国
皇朝丰王府咨议云州司马冀州长史蒋国公
袭良弓于簪笏。
荣侍紫宫。
翼雕戟于岩廊。
肃趋丹地。
西园坐宴。
侣明月而飞文。
北土行
望浮云而展足。
公渐润膏腴。
发灵川岳。
七年可识。
抱梓而呈才。
千里见知。
负骐骥而骋骏。
灵台远鉴。
与霜月而齐明。
智府宏深。
共烟波而等旷。
践仁义于区域。
白璧巳轻。
许然诺于枢机。
黄金岂重。
因心孝友。
宜于自然。
率志谦冲。
得乎所性。
不脂韦而求达。
不诡计而自媒。
被玉轴之文章。
三冬遽足。
金坛秘诀
百战不孤。
誉满寰中。
声盖天下。
而学优将仕
允属名家。
欲升鸿渐之姿。
终伫鹤鸣之闻。
以皇朝麟德二年左亲卫
从资例也。
属金甲出战。
玉帐论兵。
从命文昌。
问罪辽碣。
公提戈赴海。
投笔从燕。
智者有谋。
仁者必勇。
孤锋直进。
九种于是克清。
匹马横行。
三韩由其殄灭。
畴庸赏最。
我有力焉。
俯洽恩波。
泛承勋级。
即授上柱国
公深惭位薄。
命舛数奇。
虽沾勒石之勋。
未展披坚之效。
嗟乎。
扬子云之才藻。
空疲执戟
相如之文词。
劳武骑
今古同贯。
夫复何言。
既而从牒随班。
牵丝祇务。
起家拜朝议郎
永淳元年正月三十日
伊州伊吾县
非所好也。
路指金河
途连玉塞
尘沙共起。
烽火相惊。
秋草将腓。
胡笳动吹。
寒胶欲折。
虏骑腾云。
公佐佑多方。
掌司攸寄。
服叛怀远。
擒奸擿伏。
于是寇骑不敢窥边。
歌颂因滋溢境。
曾未期月。
政令大行。
特简帝心。
超居不次。
永淳二年二月四日
制授昭节校尉
右卫蒲州府果毅
仍令长上兼上阳洛城等门供奉。
公洞晓戎章
妙详兵律
军国是赖。
戎幕允归。
由是徼道长巡。
严扃每奉。
朝求夕警。
不怠于风霜。
善牧能防。
更申于闲皂。
其年十月七日
奉敕命于大内祥麟厩检校马。
公识高东野。
职参西极。
励衔策则追风逐日。
加剪拂则绝电奔星。
駃騠将驸騄齐衡。
骥骝共騊駼伏枥。
于是龙媒间出。
麟友挺生。
伯乐多谢于精微。
日磾有惭于秣养。
恩制褒奖。
又加崇秩。
文明元年二月二十日
游击将军
仍依旧长上
大周革命。
两仪开辟。
爰覃作解之恩。
式畅惟新之典。
勤劳夙著。
休望允归。
拜职迁荣。
实符佥议。
天授元年九月十六日
威武将军守左玉钤卫翊善折冲都尉
依旧长上
封安定县开国男
食邑三百户
公祇奉王庭。
职司兵卫。
八屯由其增峻。
五校于是克宣。
翼翼兢心。
积劬劳于岁月。
勤勤忠志。
怀跼蹐于序时。
忧能伤人。
竟成沈疾。
长寿二年正月六日
终于神都旌善里私第。
春秋五十。
惟公弱不好弄。
卓尔不偫。
九岁明诗。
七龄通易。
月初能对。
即谢黄童。
日下相酬。
还惭夫子。
经耳不忘。
历口不遗。
性沈深有器度。
能倜傥无拓落。
尤重交友。
雅爱林泉。
月幌风襟。
吟谣于笺䌽。
花新叶早。
必赏会于琴樽。
加以啼猿落雁之奇。
鸾惊凤翥之妙。
泻水悬河之辨。
背碑覆局之精。
标映前哲。
公实多敏。
至孝过人。
雍和绝俗。
事父母则造次不违。
友兄弟则温柔必尽。
既风树兴感。
霜露躔悲。
聿修之德惟新。
欲报之恩罔极。
虔诚大象。
宏誓小乘。
广树慈仁
庶凭因果。
月抽官俸。
日减私财。
并入薰修。
咸资檀施
故得雕檀之妙。
俯对禅龛
贝叶之文。
式盈梵宇。
粤以大周长寿二年岁次癸巳二月辛酉朔二十四日甲申
迁窆于雍州蓝田骊山原旧茔。
礼也。
葬事之属。
一皆官给。
鼓吹仪仗。
送至墓所。
坟开白日。
终留恨于滕城。
礼被皇家。
忽沾荣于霍隧。
呜乎哀哉。
嗣子左千牛去疑
哀缠泣
思结飧荼。
仰庭礼而不追。
睹楹书而增慕。
恐元穹倚杵。
碧海成
敬勒坚贞。
乃为铭曰。
大哉嬴国。
远矣少梁
秦同祖。
今则夏阳
爰暨伯翳
胙土惟良。
自兹厥后。
人物克昌。
逮乎汉朝
令望不巳。
三世连辉。
七侯承祉。
或显或晦。
有文有史。
舄奕圭璋。
芬芳兰芷。
少保名扬
司空道泰
惟祖惟祢。
蝉联轩盖。
挺生令则
在邦之最。
丱岁腾芳。
髫年超霭。
君号神童。
晚称英杰。
佩仁服义。
既明且哲。
七步立成。
五行不辍。
家惟万卷。
韦实三绝。
词高许下。
学富淹中。
志惟谨洁。
心亦冲融。
温淳植性。
朗润在躬。
闺门礼洽。
朋友财通。
思若云飞。
河泻。
兼该小说。
邕容大雅。
武檀孙吴
文标董贾。
树下啼猿。
封中试马。
且文且武。
执戟登位。
海隅不宾。
命我偏帅。
既陪勒石。
还从饮至。
辅翊百里。
褒升佐贰。
既总兵权。
入司宫掖。
徼道宵警。
禁门晓辟。
式重其骏。
载怀斯癖。
我马既良。
我军既
折冲千里
趋奉九重。
行承诰。
坐启茅封。
恨深负米。
荣暨击钟。
爰持戒律
思答慈容。
将福有徵。
谓仁必寿。
如何淑德。
遭此凶咎。
孺慕崩心。
茕嫠缩首。
夜泉扃闭。
天长地久
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张氏墓志铭691年2月1日 唐初 · 陈子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夫人讳某。清河郡东武城人也。
轩辕锡允。弧矢崇威。
畏其神者三百年。得其姓者十四族。
金貂七叶。汉天子之忠臣。
鼎足三公晋武皇之名相。
孤卿玉帛。世有其庸。
曾祖某。北齐太常卿徐兖二州刺史
天人之礼。位掌于秩宗
侯伯之尊。宠优于露冕。
祖某。汾阴寿春阳城县令
袭公侯之瑞。屈铜墨之班。
士元非百里之才。太邱有三台之望。
父某。唐户部侍郎复亳建三州刺史
尚书北斗。始赞于南宫。
方岳专城。终荣于独坐。
夫人即刺史之第若干女也。禀柔成性。
蕴粹含章。承礼训于公庭。
习威仪于壸则。夫其窈窕之秀。
婉娈之姿。贞节峻于寒松。
韶仪丽于温玉。铅华不御
饰环佩之容。浣濯是衣。
勤黼黻之䌽。自作嫔于君子。
主中馈于家人。三千之礼不违。
九十之仪无慝。至乃恭于奉上。
顺于接下。仁孝以承宗祀。
慈惠以睦闺门。则雍雍跄跄。
必由其道矣。呜呼。
府君不造。遘此闵凶。
中年不图。早世而殒。
青松摧折。哀断女萝之心。
丹节孤高。终守柏舟之誓。
府君食先人之德。无厚生之财。
夫人徇黔娄之贞。阙丹台之产。
孀居永日。蓬首终年。
处贫素而弥坚。保幽芳而不昧。
府君之逝。有四子焉。
少遭罔极之哀。未奉过庭之训。
夫人保持名教。终始礼经。
既勖之以义方。又申之以远大。
皆能率由慈训。克荷嘉声。
箕裘之业载隆。燕翼之谋不霣。
非夫淑明贤懿。圣善温良。
崇妇道之深规。宏母仪之至范。
孰能昭宣令问。若斯之盛哉。
彼苍不忱。歼我眉寿。
春秋若干。载初元年月日。
遘疾终于洛州某里之私第。呜呼哀哉。
夫人令仪有穆。惠问无喧。
敦雅志于诗书。婉娴情于琴瑟。
若乃姆师酒食之议。女工纂组之繁。
莫不总制清衷。宏宣懿则。
蘩之雅训。协沼沚之芳猷。
虽古称敬姜。诗云淑女。
论容比德。殆无以过。
秾华不居。私扃永閟。
嗣子某等。悲摧栾棘。
思结寒泉。永惟同穴之仪。
仰遵归祔之典。以大周天授二年二月日朔。
迁祔于袁州府之旧茔。礼也。
合葬非古。奉周公之仪。
墓而为坟。宗仲尼之训。
呜呼。鸳鸯之树。
眇泣于松楸。鼓吹之山。
缅然于邱垄。原陵何代。
铭志无文。有哀黄鸟之诗。
遂勒青乌之兆。铭曰。
诗云淑女。君子好求。
懿哉令德。嘉仪聿修
温容玉映。峻节松楸。
妙心彤史。洁志元猷。
昭宣壸则。惠穆蘋洲。
共伯早逝。贞姜独留。
茕居蓬首。哀深柏舟。
彼苍不憖。此夜长幽。
怀南风之吹棘。想北陇以同邱。
青春兮白日。独昭昭以悠悠。